close
當我們拿到學生的基本資料後,接下來要幹嘛呢?
通常,我會把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放在一旁,先讓自己鬆一口氣,想到自己有機會可以接到新的家教,我會在心底「哇嗚」一聲~
然後我會拿起另外一張白紙,把我想到可能用上的教材或是遊戲等教學方式寫上去,開始了「教學發想日」:
有時候,這個準學生的學習狀況,跟有些學生雷同,很自然就會想到相似的教材;有時候,因為家長的教學需求不一樣(例如:希望能接觸詩詞成語),也要把這部份客製化的教材寫下;還有一些可能就是真的是突發奇想的點子,你覺得說不定可以這樣用,也把它們寫下。
你的「發想紙」上,可能就會寫出如以下的項目:
一、目前用過的教材:國語日報、家裡故事書、字典、課本、唐詩
二、家長特別提到的:作文、口語表達、發音
三、覺得可派上用場:看圖說故事、故事接龍、角色扮演
為什麼我會做以上這個動作呢?
一來是因為,我發現接到新生時,也是腦海中最容易浮現五花八門新點子的時刻,所以要趕緊利用這個好時機把想到的都寫下來,說不定我還會從中發現對舊生也有幫助的方式!
二來是因為,我去面試時,除了帶自己的履歷外,也會準備我的教學計畫。剛開始我的教學計畫很簡略,只附上我推薦的書單和使用教材,後來我發現教學計畫在談話過程中很能幫助我和家長聚焦,因此,我就練習把我的教學計畫越寫越完整,再加上我個人的教學理念,就變成一頁A4,附在履歷之後。
我會把我想到的新點子持續補充進我的教學計畫裡,這樣一來,當我去面試時,有一份文本在眼前,也比較不會因為心慌而忘記要討論的項目,家長也能從我提出的點子做延伸。我覺得可以讓家長知道我在第一通電話時,就開始為學生設計課程;在第一次碰面時,雙方能就我寫出來的初步架構討論與修正,也能更快達到彼此對課程的共識。
舉例來說,家長希望加強作文,我在設計課程上會強調「表達」與「閱讀」。
每堂課開始的5~10分鐘,我會請學生先將上次的閱讀故事簡單說給我聽(這是「摘要」的練習),然後說說他/她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、喜不喜歡、為什麼(這是「心得」),以及特別從學生心得中的一兩點提問(這是「後設認知」),然後我會針對學生這三方面分別給予我的看法與評論。
我不會馬上要學生下筆寫作文,因為我認為,當一個人閱讀夠多,而且也能順暢流利講出來,表示思緒已經過整理,這時再來寫作,就會容易進入狀況。
我帶過一個小五的學生,那時我出的閱讀書目是《公主向前走》,每次上課前的進度是至少閱讀一章,而剛開始她口語敘述時,摘要部分比較多,心得較少,需要我拋出問題來刺激思考;而到中後段時,她的心得明顯變多了,而且甚至能跳出角色之外,發表她從中聯想到的其他事物。
這時,我告訴她,我們上課做的這個練習,其實就跟寫作文一樣,第一層是跟這本書有關的,第二層開始會加入妳對這本書的看法,到第三層時可能完全跟書中內容沒有關係,而是妳自己的東西了,寫作文也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。後來,我聽她說,剛好那學期老師要她們寫的閱讀心得有同樣這本書,她就選這本書來寫,寫了六頁之多,拿到95分呢!我真是為她開心:)
但,我會這樣設計課程,還有一個考量。因為這個學生在第一次碰面時,給我的印象是文靜乖巧內向型的,所以,我就出了要讓她開口的功課,我覺得這也能從中讓學生練習表達自己,因此每次上課開始檢查功課就是要她講故事大意給我聽,再一點一點增加提問。好像暖場一般,接著才是看學校作業。
題外話,我也教這個學生閱讀〈琵琶行〉、〈赤壁賦〉、〈長恨歌〉、〈桃花源記〉,在〈長恨歌〉時,她不時會提出讓我非常驚豔的觀察,我那時邊聽她說,邊把她說的話寫下來,之後我把那張紙拿給她,告訴她:
「我覺得妳的這些問題、想法非常好,很有新的見解,讓我覺得好像是觀察社會的人會說的話,我很喜歡,但是這是妳的東西,老師不能拿,所以我把這張紙還給妳。」
我邊分析我為何覺得她的想法獨特的地方,邊把她說的那些內容化成文字。模糊印象中,我還記得兩點:
她提到她覺得皇帝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,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女生;
以及,如果皇帝真的最大,為什麼還要聽其他人的話?以致於自己喜歡的女生必須自殺。
(我不禁要稱讚她的觀察入微,而從她的問題講到中國文化的弊病、政治上的架空等等議題)
現在回想,真的很感謝這位學生帶給我這麼多的學習與啟發。
我的小老師。
好,從以上扯遠的例子可得知,在第一通電話之後,可以做的就是想一想有哪些方法適合教尚未謀面的新生,然後寫成量身訂做的教材計畫。
我去面談時,會帶著以下文件:
(1) 個人履歷 x2
(2) 教學計畫 x2
(3) 個人履歷(學生版) x1
(4) 空白紙與鉛筆
通常,我會把那張寫得密密麻麻的紙放在一旁,先讓自己鬆一口氣,想到自己有機會可以接到新的家教,我會在心底「哇嗚」一聲~
然後我會拿起另外一張白紙,把我想到可能用上的教材或是遊戲等教學方式寫上去,開始了「教學發想日」:
有時候,這個準學生的學習狀況,跟有些學生雷同,很自然就會想到相似的教材;有時候,因為家長的教學需求不一樣(例如:希望能接觸詩詞成語),也要把這部份客製化的教材寫下;還有一些可能就是真的是突發奇想的點子,你覺得說不定可以這樣用,也把它們寫下。
你的「發想紙」上,可能就會寫出如以下的項目:
一、目前用過的教材:國語日報、家裡故事書、字典、課本、唐詩
二、家長特別提到的:作文、口語表達、發音
三、覺得可派上用場:看圖說故事、故事接龍、角色扮演
為什麼我會做以上這個動作呢?
一來是因為,我發現接到新生時,也是腦海中最容易浮現五花八門新點子的時刻,所以要趕緊利用這個好時機把想到的都寫下來,說不定我還會從中發現對舊生也有幫助的方式!
二來是因為,我去面試時,除了帶自己的履歷外,也會準備我的教學計畫。剛開始我的教學計畫很簡略,只附上我推薦的書單和使用教材,後來我發現教學計畫在談話過程中很能幫助我和家長聚焦,因此,我就練習把我的教學計畫越寫越完整,再加上我個人的教學理念,就變成一頁A4,附在履歷之後。
我會把我想到的新點子持續補充進我的教學計畫裡,這樣一來,當我去面試時,有一份文本在眼前,也比較不會因為心慌而忘記要討論的項目,家長也能從我提出的點子做延伸。我覺得可以讓家長知道我在第一通電話時,就開始為學生設計課程;在第一次碰面時,雙方能就我寫出來的初步架構討論與修正,也能更快達到彼此對課程的共識。
舉例來說,家長希望加強作文,我在設計課程上會強調「表達」與「閱讀」。
每堂課開始的5~10分鐘,我會請學生先將上次的閱讀故事簡單說給我聽(這是「摘要」的練習),然後說說他/她覺得這個故事怎麼樣、喜不喜歡、為什麼(這是「心得」),以及特別從學生心得中的一兩點提問(這是「後設認知」),然後我會針對學生這三方面分別給予我的看法與評論。
我不會馬上要學生下筆寫作文,因為我認為,當一個人閱讀夠多,而且也能順暢流利講出來,表示思緒已經過整理,這時再來寫作,就會容易進入狀況。
我帶過一個小五的學生,那時我出的閱讀書目是《公主向前走》,每次上課前的進度是至少閱讀一章,而剛開始她口語敘述時,摘要部分比較多,心得較少,需要我拋出問題來刺激思考;而到中後段時,她的心得明顯變多了,而且甚至能跳出角色之外,發表她從中聯想到的其他事物。
這時,我告訴她,我們上課做的這個練習,其實就跟寫作文一樣,第一層是跟這本書有關的,第二層開始會加入妳對這本書的看法,到第三層時可能完全跟書中內容沒有關係,而是妳自己的東西了,寫作文也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。後來,我聽她說,剛好那學期老師要她們寫的閱讀心得有同樣這本書,她就選這本書來寫,寫了六頁之多,拿到95分呢!我真是為她開心:)
但,我會這樣設計課程,還有一個考量。因為這個學生在第一次碰面時,給我的印象是文靜乖巧內向型的,所以,我就出了要讓她開口的功課,我覺得這也能從中讓學生練習表達自己,因此每次上課開始檢查功課就是要她講故事大意給我聽,再一點一點增加提問。好像暖場一般,接著才是看學校作業。
題外話,我也教這個學生閱讀〈琵琶行〉、〈赤壁賦〉、〈長恨歌〉、〈桃花源記〉,在〈長恨歌〉時,她不時會提出讓我非常驚豔的觀察,我那時邊聽她說,邊把她說的話寫下來,之後我把那張紙拿給她,告訴她:
「我覺得妳的這些問題、想法非常好,很有新的見解,讓我覺得好像是觀察社會的人會說的話,我很喜歡,但是這是妳的東西,老師不能拿,所以我把這張紙還給妳。」
我邊分析我為何覺得她的想法獨特的地方,邊把她說的那些內容化成文字。模糊印象中,我還記得兩點:
她提到她覺得皇帝也應該有自己的生活,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女生;
以及,如果皇帝真的最大,為什麼還要聽其他人的話?以致於自己喜歡的女生必須自殺。
(我不禁要稱讚她的觀察入微,而從她的問題講到中國文化的弊病、政治上的架空等等議題)
現在回想,真的很感謝這位學生帶給我這麼多的學習與啟發。
我的小老師。
好,從以上扯遠的例子可得知,在第一通電話之後,可以做的就是想一想有哪些方法適合教尚未謀面的新生,然後寫成量身訂做的教材計畫。
我去面談時,會帶著以下文件:
(1) 個人履歷 x2
(2) 教學計畫 x2
(3) 個人履歷(學生版) x1
(4) 空白紙與鉛筆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